当前位置:首页 > 入党申请书 >

党员管理条例(精选2篇)

medusa 发布时间:2023-06-21 22:59:28

党员管理条例(1)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9日召开会议,审议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会议强调,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根本性、经常性任务,指出要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政治可靠、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员作为党组织的“细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是永葆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而新形势下抓好党员教育工作要在理论武装、组织生活及创新管理方面都要有“度”,方能取得实效,达到教育管理的效果。

  理论武装要有“力度”。在价值观念多样化的今天,党员干部面临的诱惑形式多样,面临的挑战也逐渐增多,而部分地区相关部门对党员理论教育次数不多,质量不强,存在党员“吃不饱”“不愿吃”的现象,新形式下对党员干部的理论教育提出了要有“力度”的新要求。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坚守正确的理论教育方向,引领党员践行新思想;要提升党员干部思想觉悟,引导全体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更要以党建为抓手,狠抓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工作作风建设。

  组织生活要有“温度”。召开党组织生活会是增强党组织活力、党员干部凝聚力的有力“法宝”,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组织生活会也应在继承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向多样化、“温暖化”发展,确保组织生活会的时代气息和人文关怀。因此各级党组织在坚持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基础上要坚持以问题导向,帮助党员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党员整改问题有实效;要激励党员担当作为,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更要关心党员、千方百计解决党员实际困难,让党员感到组织的温暖。

  创新管理要有“亮度”。不可否认,当前部分地区部门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形式单一,手段陈旧,甚至存在“填鸭式”教育,党员存在“吃不消”的现象。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更要在管理创新上下一番功夫。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因人施策,针对不同党员群体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措施,避免教育管理工作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要找准“症结”,分类施策,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确保培训实用性;更要创新教育载体,探索实施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模式,确保党员教育的长期化、实用化、时代化。

  

党员管理条例(2)


  每名党员就像一颗幼苗,而我们党组织都是护林人,都期待茁壮成长,收获希望,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就像在种树育苗,需要浇水施肥、修剪除虫,方能成长成才。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对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方式、程序等作出规范,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这是一份“种树育人”的管理清单,各级党组织必须抓好落实,这是是政治责任,也是时代使命。

  根正苗红是基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只有让根系发达,树干笔直,才能为枝繁叶茂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我们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把用武装全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党员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突出党员教育七项基本任务,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能力素质、锤炼道德品行,始终在信念、政治、责任、能力、作风上做到“五个过硬”。

  茁壮成长是关键。每个树苗成长所需环境不一样,对土壤、水分、气候等要求不一,但是都离不开精心呵护,需要修枝剪叶、施肥除虫。同样我们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既要突出分类施策,要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党员的特点,采取精准有效的措施,突出薄弱领域党员的教育管理,补短板强弱项,点面结合整体提升。更要在取得实效上下真功,抓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执行,注重方式方法创新,使得党员教育管理有力度有温度。要坚持严管厚爱,强化激励保障,为党员成长营造有利环境。

  有用之材是追求。每个树苗都孕育希望,充满生机,期待成为有用之材,或参天大树,或绿荫遮阳,或硕果累累。我们党员教育管理的落脚点就是激发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推动党员在服务民生、服务发展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各级党组织要积极搭建平台,推行群众事务党员代理制度,在密切联系群众中知民意解民忧,推动党员在重大任务、中心工作,助推高质量发展上建功立业,发挥“双带”作用,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政治可靠、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更好实现党伟大执政使命。

  

最新知识

TOP10

周榜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