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微感悟2023(1)
“他们没有警服、救援服、隔离衣,只有一只最普通的口罩,他们没有执法证、资格证,只有一张居民都熟悉的面孔……”这段文字所描述的“这群人”正是当前全身心投入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工作人员,一个通知,即刻响应,让他们在大年初一就离开温馨的家,全力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去,同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国家科研、医护人员一样,他们也是疫情面前的“逆行者”。
近日,上海市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在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正是在组织层面为基层党员、干部鼓舞士气、鼓劲加油,助其在深度“丈量”中担当作为,进一步夯实基层堡垒,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切实打赢这场战“役”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于思想深处“丈量”,检验践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唯有先从思想深处“丈量”,让理念精神在头脑深处扎根铸魂,方能成为检验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通知》指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应铸牢思想内核,认真贯彻落实对疫情防控的超强部署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的工作要求,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防控优势,通过层层宣贯、靠前指挥、严格落实,对标“强化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强化风险意识、强化问题导向”的通知要求,让打赢这场站“役”的各项精神、相关指示都有条不紊地加以推进、有力部署到每个“点位”。
于组织领导“丈量”,把牢指明防控方向的“指挥棒”。“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得胜利”,在突如其来的这场疫情“战”面前,没有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而是众志成城、共同应对的, ,各级党委(党组)的上下联动、统筹协调、全力配合下,大家坚定信心、咬紧牙关,迎难而上、共渡时艰,方能赢得这场阻击战的最后胜利。《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必须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各级党组织必须更加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等疫情防控一线工作者,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各级组织部门必须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需要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线指导成立临时党组织”,通过党组织的力量来凝心聚力、鼓舞斗志,畅通疫情防控的信息报送渠道,加强各级督促检查,实现上下“一张网”、统筹“一盘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构筑起防控疫情的强大合力。
于榜样引领“丈量”,吹响抗击疫情防控的“冲锋号”。“见贤思齐焉”,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需要榜样的引领、示范带动,方能为引领全社会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氛围。《通知》强调“广大党员要以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增强信心、战胜疫情”“街道社区及村党组织要依托四级联动体系和党建网格,用好区域化党建联建机制平台,调动城市各方面的资源力量,加强基层社区疫情防控能力”,通过基层社区的摸底调研、逐级填报信息、有序筛查等方式,进一步精准掌握基层防控疫情的数据,方能为统筹防控全局构筑起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人民防线,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一定会战胜这一次疫情”,正如在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时那句掷地有声、振奋人心的发言,从最“接地气”的基层发力,于思想深处、组织领导、榜样引领的深度“丈量”中夯实疫情防控的基层堡垒,相信我们一定行,中国一定赢!
党员微感悟2023(2)
今天是世界微笑日,又称国际微笑日,是由世界精神卫生组织在1948年确立的唯一一个庆祝人类行为表情的节日。历经战疫,迎来曙光,今天的我们充满微笑,要感谢那些为了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奔波的人,感谢那些为了社会和谐美好辛苦付出的人,也要感谢自己的每一次努力。放下心中的烦恼,微笑吧,用微笑传递爱。
口罩之后有最美的微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严峻斗争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和驰援湖北医疗队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即动、勇挑重担,广大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不惧风雨、坚守一线,广大群众众志成城、踊跃参与,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虽然口罩遮挡住了大家的脸,但遮挡不住冲锋的热情。现在,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大家绷紧的脸庞舒缓,皱紧的眉宇打开,最美的微笑属于每一个人。当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冠肺炎疫情还有很大不确定性,我们不能松一松、歇一歇,要继续做好各项工作,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决不能前功尽弃。
目光所及有最美的微笑。他们是为了城市的整洁开工最早的环卫工人,他们是在暴雨中依然坚守岗位到最后的交警,他们是知难而进不辞劳苦牵挂大家最多的村官……还记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公益广告《我是谁》中,一组组镜头展现了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党员冲上前做先锋、当表率,他们的微笑成为了最美的风景。而在各个岗位上的工作者,所有兢兢业业、辛苦付出的劳动者,他们的微笑同样动人。正如强调的那样,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目光所及、劳动之处、奋斗之时,都有最美的微笑。这是我们的传统,更是我们的财富。
把最美的微笑传给他人。微笑,是一种乐观的心态,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境界。自己多一份微笑,传递给他人多一份微笑,生活就更美好。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把最美的微笑给群众,在走村入户与群众交流、做群众工作的时候,带上真挚的笑容,让群众感受到热情与真心。要把最美的微笑给同事,工作上各司其职又要齐心协力,用微笑“拧成一股绳”。要把最美的微笑给家人,感谢他们对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支持和帮助。要把最美的微笑给陌生人,不论是公交车让座、还是指路问路,不论是外出就餐、还是休闲娱乐,带着微笑与他人交流,才能收获更多快乐。
世界微笑日,让我们嘴角上翘,我们用微笑对抗地心引力带来的面容衰老,也用微笑释放善意,与世界和睦相处。在你对别人的微笑里,也会看到世界对你微笑。
我微笑了,你呢?
党员微感悟2023(3)
春光明媚之际,“世界微笑日”如约而至。微笑是外表的霁色、心底的阳光、最美的风景,更是党员干部身上散发的亲切气质、动人力量、铮铮筋骨、最美境界。在这缤纷多彩、笑脸如花的会心日子,让我们嘴角上翘、启颜相迎,为微笑喝彩,向微笑致敬,带上微笑去担当。
带上“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的微笑“气质”,激励干部愿担当、想作为。微笑是一种工作态度,传递着愉快友善的情感信息,每天上班见到同事、领导,见到服务对象,一个真诚的微笑,既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更能给别人带去温暖。在微笑的环境中工作,有着异乎寻常的舒适感,有着与众不同的高效率。对党员干部而言,笑对群众本身就是一项基本要求,深入一线、与民为近,“满面春风”最能代表人民“公仆”为人民的礼貌和修养。在担当为民的道路上,本着一颗“乐民之乐”之心,自觉修炼一身微笑“气质”,善于理解、更加包容,用真诚的微笑容面对群众、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群众才会会回以真挚的微笑和“点赞”。
带上“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的微笑“力量”,促进干部善担当、能作为。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她无声中缩短彼此间的距离,融洽人际间的关系。浅浅一个微笑,也许就能让一个沮丧的心灵恢复生机,让一个迷茫的人找到新向往。党员干部也应善借“微笑”之力,以平和欢愉的微笑“姿态”把握手中权、岗位责,善于在妥善处理矛盾纠纷中学习练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真本领、硬本事。用乐观向上、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去关照周围、影响周边,不遗余力地落实好“任务书”“规划图”,为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优越感担当作为,直至让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起一片不落的灿烂。
带上“笑指不平千万万,骑龙抚剑九重关”的微笑“筋骨”,激发干部敢担当、勇作为。微笑是一种思维方式,她把每一次挫折当作尝试,不去自卑;把每一次胜利归为幸运,不去自傲。就这样,微笑着弹奏从容的弦乐,笑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担当作为的路上,也少不了激流险滩、爬坡迈坎,越是关键时期、越是任务繁重、越是在大事面前,党员干部越应挺起以柔克刚的微笑“筋骨”,有勇有谋、敢于担当,以笑对人生的豪气和魄力,激发攻坚克难、轻装上阵、“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和毅力。愈艰苦、愈困难、愈复杂的环境越能锤炼干部“百炼成钢”,带上微笑,潇洒愉悦地一路过去,一个豁然开朗的新世界终将在你眼前层层打开。
带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微笑“境界”,保障干部乐担当、勤作为。微笑是一种境界,生命长河中时而涌现令人振奋的波峰、时而激回令人消沉的浪谷,时过境迁、世殊事异,唯有学会对自己微笑,才会懂得“不抱怨”的真谛,得到人生最好的成全。笑对自己,是干部成长成才的“助推器”,面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牵头万绪工作,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不去一味怨天尤人,学会坚守快乐工作、健康生活这一最佳选择,乐于担当、甘于奉献,时常给自己一个坚定的微笑,乐观向上、不断成长,才能更好地用真情实干书写更有价值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