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强基计划作为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之一,自实施以来一直备受各省尖子生重点关注的,其目的也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那么2023年东南大学强基础计划各省的入味分数线是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录取的录取分数线及招生专业吧。
【东南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各省录取分数线】
省份 | 科类 | 专业 | 入围合格线 |
安徽 | 理工 | 数学类 | 81.763 |
文史 | 哲学 | 81.793 | |
北京 | 综合改革 | 哲学 | 83 |
数学类 | 79.756 | ||
物理学类 | 82.743 | ||
广东 | 物理类 | 数学类 | 83.02 |
物理学类 | 83.02 | ||
河南 | 理工 | 数学类 | 81.026 |
化学 | 83.773 | ||
湖北 | 物理类 | 数学类 | 81.493 |
化学 | 82.723 | ||
湖南 | 物理类 | 数学类 | 80.523 |
化学 | 81.736 | ||
江苏 | 历史类 | 哲学 | 82.473 |
物理类 | 哲学 | 83.93 | |
数学类 | 83.386 | ||
物理学类 | 85.876 | ||
化学 | 85.856 | ||
江西 | 理工 | 数学类 | 81.396 |
化学 | 82.786 | ||
山东 | 综合改革 | 数学类 | 81.22 |
哲学 | 86.156 | ||
山西 | 理工 | 数学类 | 78.693 |
化学 | 82.4 | ||
陕西 | 理工 | 数学类 | 79.076 |
物理学类 | 81.933 | ||
上海 | 综合改革 | 数学类 | 72.346 |
物理学类 | 75.213 | ||
四川 | 理工 | 数学类 | 83.403 |
物理学类 | 83.106 | ||
天津 | 综合改革 | 数学类 | 82.843 |
物理学类 | 83.093 | ||
浙江 | 综合改革 | 数学类 | 83.613 |
物理学类 | 86.026 | ||
重庆 | 物理类 | 数学类 | 77.223 |
化学 | 83.586 |
【东南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省份 | 科类 | 专业 | 入围合格线 |
安徽 | 理工 | 数学类 | 647 |
文史 | 哲学 | 582 | |
北京 | 综合改革 | 哲学 | 609 |
数学类 | 640 | ||
物理学类 | 631 | ||
广东 | 物理类 | 数学类 | 621 |
物理学类 | 622 | ||
河南 | 理工 | 数学类 | 631 |
化学 | 613 | ||
湖北 | 物理类 | 数学类 | 621 |
化学 | 586 | ||
湖南 | 物理类 | 数学类 | 627 |
化学 | 604 | ||
江苏 | 历史类 | 哲学 | 607 |
物理类 | 哲学 | 613 | |
数学类 | 652 | ||
物理学类 | 654 | ||
化学 | 644 | ||
江西 | 理工 | 数学类 | 623 |
化学 | 604 | ||
山东 | 综合改革 | 数学类 | 633 |
哲学 | 600 | ||
山西 | 理工 | 数学类 | 600 |
化学 | 586 | ||
陕西 | 理工 | 数学类 | 627 |
物理学类 | 620 | ||
四川 | 理工 | 数学类 | 646 |
物理学类 | 632 | ||
天津 | 综合改革 | 数学类 | 659 |
物理学类 | 645 | ||
浙江 | 综合改革 | 数学类 | 669 |
物理学类 | 665 | ||
重庆 | 物理类 | 数学类 | 604 |
化学 | 553 | ||
上海 | 综合改革 | 数学类 | 560 |
物理学类 | 558 |
【2023年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科类 | 招生专业(类) | 选考科目要求 | 招生省份 | |||
3+3模式 | 3+1+2模式 | 辩色力要求 | ||||
首选科目 | 再选科目 | |||||
文科类 | 哲学 | 不提科目要求 | 物理或 | 不提再选科目要求 | 无 | 北京、江苏、安徽、山东 |
历史 | ||||||
理科类 | 数学类 | 物理 | 物理 | 不提再选科目要求 | 无 | 北京、天津、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广东、四川、陕西、湖北、湖南、重庆、江西 |
物理学类 | 物理 | 物理 | 不提再选科目要求 | Ⅱ | ||
化学 | 化学 | 物理 | 化学 | Ⅰ |
【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也叫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再简单点来说就是保证教育公平的情况下,通过高考成绩加校考成绩的形式,打破传统唯分数论的录取模式,为国家战略需求提前锁定综合素质优秀或者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原自主招生是高校统一向全国招生,然后进行录取。但强基计划是按照自己在各个省市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比例,向各个省市发放强基计划招生名额。所以强基计划是分省招生和录取,这样对于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会更公平。
跟从前的自主招生相比,强基计划报名条件较低,只要是拥有高考资格的考生都能报考。但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而来,由于强基计划只有36所双一流A类大学,从高校考核占分比重不能超过15%,而高考成绩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占据了85%,这意味着只有预估擦边36所双一流A类大学投档线的,才有必要参加,相差太远的,大多数仅仅过一本线的学生,是不建议参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