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全国共有21所民族类大学,每一所学校都极具特色,有很多学生想了解广西都有哪些民族类大学,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广西民族类大学有哪些
广西民族类大学有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等等。
2023年广西民族类大学名单一览表:
序号 | 大学名称 | 城市 | 类型名称 |
1 | 广西民族大学 | 南宁市 | 民族类 |
2 |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 南宁市 | 民族类 |
1.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是首批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百校工程”、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基地”(小语种人才基地),国家“863计划”、“973计划”承担高校、“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海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项目”、“孔子学院奖学金学生接收院校”,入选《环球人文地理》中国九所最富有诗情画意的大学之一,是“十二五”时期广西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创办于1952年,原为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3年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年改名为广西民族学院,2006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倡议和广西开放开发大局,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充分发挥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作用,在泰国、老挝、印尼分别设立了孔子学院。先后授予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国家主席通伦·西苏里名誉博士学位,全力服从服务党和国家外交大局。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有相思湖、思源湖和武鸣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600亩;设有24个教学学院,开设87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教职工总数2494人,其中专任教师1675人;全日制在校生33739人,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50%。
2020年12月,荣获第二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校园称号,2021年11月,入选2016年~2020年全区普法工作先进单位拟表扬公示名单,入选单位为“广西民族大学普法办”,2022年4月,广西民族大学团委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是教育部确认的独立学院,是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创建于2002年4月,原名为广西民族学院相思湖学院,2004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独立学院),2006年3月,教育部同意广西民族学院相思湖学院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根据教育部对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安排,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拟转设并更名为南宁数字科技学院(以教育部批准为准)。
学校位于南宁市江南区友谊路55号,现有建设用地2136.14亩,已经建成42.15万平方米校舍,在建校舍9.83万平方米。共计拥有教学仪器设备10000多万元;教学用计算机3600多台;图书馆纸质藏书100多万册,另有电子图书70多万册。
学校先后获得中国民办教育百强、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试点院校、广西新建本科学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广西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广西第二批动漫人才培养基地、广西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创作培训基地、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南宁市动漫人才培养基地、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广西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院校、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自治区安全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有10个二级学院,开办42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18020人,专任教师824人,兼职教师220人。学校与英、法、日、美、泰、越、印尼、马来等10个国家和台湾1个地区共35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双方互访频繁。学校分别在泰国王权集团(KINGPOWER)建立海外(泰国)实习基地促进学生海外就业、在印尼丹戎布拉大学孔子学院建立海外(印尼)教育实习基地并推广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