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2023年的高考已经进入录取阶段了,有不少学生关心湖南语言类大学都有哪些,以及报考这些学校需要多少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语言类院校
由于2023年高考录取分数线还未公布,因此我们暂且参考2022年的录取分数线: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在湖南物理类最低分数线是234分,最低位次是251469;天津外国语大学在湖南物理类最低分数线是527分,最低位次是48318。具体各院校录取分数线如下,以供参考:
院校名称 | 科目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及位次 |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34/251469 |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48/249641 |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16/160400 |
广西外国语学院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18/158500 |
吉林外国语大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5/151403 |
河北外国语学院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31/145140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41/134327 |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49/125778 |
浙江外国语学院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1/80702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7/48318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2/44428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6/34455 |
大连外国语大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5/28775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8/21439 |
北京语言大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8/21439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9/20866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双一流 | 598/9046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双一流 | 604/7239 |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67/162578 |
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7/159633 |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43/131313 |
广西外国语学院 | 历史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43/131313 |
河北外国语学院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54/56636 |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54/56636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57/54578 |
西安翻译学院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58/53870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1/44740 |
吉林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3/43341 |
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3/43341 |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7/40614 |
浙江外国语学院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7/23045 |
大连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0/10280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2/9732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8/8128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4/6726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1/5363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5/4620 |
北京语言大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0/3856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双一流 | 601/932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双一流 | 602/890 |
2023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一、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在填报志愿前,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确自己的考试成绩、兴趣爱好和未来的职业规划等方面。如果希望未来从事与生物相关的行业,就要选择与生物科学相关的专业。如果希望从事金融工作,可以选择会计、金融等专业。只有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才能更好地制定志愿填报策略。
二、选择合适的专业和学校
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需要慎重考虑,了解不同学校和专业的特点和优势,综合分析后再做出决定。此外,还需要了解所选专业的职业前景、薪资待遇等方面。
三、多方考虑参考
除了学校官网和招生简章,还可以通过校友以及亲朋好友等方式了解更多选校和报考信息。此外,报考考研或者其他赛事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了解。
四、提交志愿时细致认真
在提交志愿时,需要仔细检查各个选项的填写是否正确,确保每个志愿的学校和专业都是自己所需要的。同时,不要把自己的教育资源倾尽到关键的一所大学或专业上,应该在填报中考虑到其它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