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让社会对于相关人才也产生了大量的需求,汽车服务工程就是针对汽车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价值评估等汽车服务与技术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相关专业毕业生也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目前全国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最好的大学是哪些?
全国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最好大学排名一览表
我们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排名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个方面:
在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排名中排名靠前的学校有吉林大学、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
在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排名中排名靠前的学校有哈尔滨华德学院、吉利学院、山东交通学院、上海建桥学院、广东科技学院、上海电机学院、江苏理工学院、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盐城工学院、宁波工程学院、江西科技学院等。
以下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大学最新排名具体情况,以供大家参考:
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排名档次 |
1 | 吉林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 | 同济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3 | 武汉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重庆交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重庆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排名档次 |
1 | 哈尔滨华德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吉利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山东交通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上海建桥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广东科技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上海电机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江苏理工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盐城工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宁波工程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江西科技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哈尔滨剑桥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厦门理工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4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4 | 河北科技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4 | 西昌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4 | 常州工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4 | 安阳工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4 | 重庆科技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4 | 贵阳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4 | 常熟理工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4 | 珠海科技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4 | 成都工业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4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4 | 长春工程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4 | 天水师范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4 | 成都师范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4 | 深圳技术大学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4 | 南阳理工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4 |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4 |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4 | 山东英才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4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34 | 武汉城市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黄淮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南宁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滁州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德州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哈尔滨广厦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长春光华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南昌理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赣南科技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商丘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淮阴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南通理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皖西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山东协和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辽宁科技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宁夏理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山东现代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攀枝花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九江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湖南工程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西安航空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武汉商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4 | 安徽科技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全国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最好大学推荐
1、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成立于1955年,是中国汽车工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车辆工程学科是国内汽车领域最早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汽车工程学院设有汽车工程、车身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热能工程四个系。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本科生专业3个,其车辆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为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09年,车辆工程专业获得首批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车辆工程专业获得工程认证,是全国近百个车辆工程专业的唯一代表。
2、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汽车服务工程是由车辆工程、机械工程、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专业,面向中、德国两国强大的汽车工业,依托丰富的德方合作高校工程教育资源,具有鲜明的同济特色。本专业始建于2004年,是国内最早开设此专业的高校之一,也是目前仅有的2所双一流大学之一。专业发展和定位是以国际汽车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和热点为导向,聚焦面向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服务的产品、技术以及管理。
专业毕业后能从事汽车工程领域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包括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来解决新能源、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设计、制造和管理服务等。本科毕业生中,70%以上继续在德国TU9高校读研究生,如斯图加特大学、布伦瑞克工大、亚琛工大、慕尼黑工大、卡鲁理工学院、柏林工大、德累斯顿工大等;约10%在德国企业工作,如宝马、奔驰、戴姆勒、博世等;约10%保研或考研进入国内高校,如同济大学、上海交大、清华大学等;其余进入汽车行业或企事业单位、国家政府机关,如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北京奔驰、特斯拉及技术咨询行业、各地经信委、科技局等。
3、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位于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是学校特色学院,创办于 1958 年。学院设有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车辆工程专业是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机械、管理、能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学科理论基础,掌握汽车工程服务技术及相关运作管理的研究与创新能力,能够胜任汽车商品企划、汽车技术支持、汽车产业链管理等智能服务领域工作要求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专业依托汽车产业新型生态圈,适应汽车产品与服务的智能化、绿色化和业态模式创新化要求,突出鲜明的学科交叉性、知识集成性和实践创新性特色,与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专业相得益彰,共同为汽车全产业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4、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按照交通运输大类招生,采用“1+3”模式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 前身是原交通部1982年创办的重点本科专业“交通运输管理”,连续三次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 证,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 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长期位居软科中国排名同类专业前10%。
专业依托的重 庆市“双一流”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形成了本硕博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成有重庆市交通运输工程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山地城市交通系统与安 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交通运输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庆市智慧交通众创空间等教学研究平台。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9人,拥有教育部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委员会委员、重庆市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示范团队,在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道路运输组织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优化、物流系统仿真优化等方向具有鲜明特色。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