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专业自开设以来就受到了一众学子们的欢迎与追捧,因此很多学生都非常乐意报考该专业。今天呢,小编就来针对这一专业为大家展开相关的院校介绍,看看目前国内开设有哲学专业的学校都有哪些,以及这些大学在哲学专业领域中的排名情况是怎么样的,下面是详细情况。
全国哲学专业大学排名
国内开设有哲学专业的学校有很多,根据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Cuaa.Net)正式发布《2022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榜》数据显示,将我国开设有哲学专业院校分为了“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种类型的高校进行分类评估和排名,研究型大学一共有34所院校入选参与评估,应用型大学一共有3所院校入选并参与了评估,以下是各校的具体排名情况。
中国哲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研究型)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专业档次 |
1 | 北京大学 | 8★ | 世界一流专业 | A++ |
2 | 复旦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3 | 清华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3 | 南京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3 | 武汉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3 | 中国人民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7 | 中山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8 | 山西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8 | 南开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8 | 北京师范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8 | 华东师范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8 | 黑龙江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8 | 山东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4 | 吉林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5 | 四川大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5 | 河北大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5 | 厦门大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8 | 湖北大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8 | 西北政法大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8 | 华中科技大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1 | 东南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1 | 南京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1 | 湖南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1 | 安徽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1 | 辽宁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1 | 中国政法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1 | 深圳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8 | 西南政法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8 | 贵州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8 | 湘潭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8 | 浙江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8 | 陕西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8 | 中央民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8 | 西南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中国哲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应用型)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专业档次 |
1 | 宝鸡文理学院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 | 保定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A+ |
3 | 宜宾学院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哲学专业介绍
哲学专业是一门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的历史与理论。通俗来讲,就是对国内外的哲学理论知识和思维方式进行系统性的掌握及研究。在能力方面,要求学生有创造性的思维模式,能够将所学哲学理论和思维方法用于处理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并且在专业文献的阅读和表达上具备较强能力为己任的哲学大类专业。
哲学专业主要学什么
哲学专业主要学习的课程有: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心理学、中外哲学原著导读等等。
哲学专业就业方向
相较于其他专业,哲学专业就业相对困难。一是在社会工种上,对于哲学的人才需求量没有那么高,岗位设置也较少,二是在实际应用方面,哲学的理论性较强,在实际应用中,也难学以致用。
哲学专业主要就业方向主要为考研以及从事国家及各省、市社会政策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哲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各出版社、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社、企业的实际工作,社会服务工作,第三产业的公关、咨询、市场政策分析工作等。
注:想要了解更多更全面更准确的最新高考资讯,请持续关注本站“高考资讯”栏目更新,为您保驾护航,高效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