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资讯 >

全国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大学排名(2023最新排名一览表)

白白 发布时间:2023-06-21 22:59:28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建筑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保护城市历史建筑,对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相信很多小伙伴就是因此对这方面感兴趣从而选择了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全国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实力比较强的大学有哪些?


1678436330.png


2023全国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


我们将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排名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个方面:


在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排名中排名靠前的学校有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


在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排名中排名靠前的学校有南阳理工学院、廊坊师范学院、福建工程学院等。


以下是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大学最新排名具体情况,以供大家参考:


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排名学校名称办学层次专业档次
1同济大学中国一流专业A++
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高水平专业A+
3华南理工大学中国高水平专业A+


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排名学校名称办学层次专业档次
1南阳理工学院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A++
1廊坊师范学院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A++
1福建工程学院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A++


全国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最好大学推荐


1、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具有广泛和深厚的历史基础。1952年在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由同济大学土木系、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之江大学建筑系等多方整合,并吸纳了来自复旦大学土木系、交通大学土木系、国立杭州艺专等学校的部分教师,成立了同济大学建筑系。其后,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三个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方法和专业风格,涌现了冯纪忠教授、金经昌教授、陈从周教授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1986年成立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结构和规模日益壮大,教学科研体系趋于完整。进入新世纪,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各方面又有新的机遇,得到新的发展。


 学院专业设置齐全,为国内外同类院校中本科生、研究生招生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1952年设立建筑学专业后,在国内率先创立了城市规划(1955年)、风景园林(1979年)、历史建筑保护工程(2003年)等专业。在全国各高校中最早招收建筑学科研究生(1954年),首批设立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博士点、硕士点(1981年),最先设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988年)。城市规划学、建筑学为全国重点学科,城市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分别成为上海市高峰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


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是我国建筑类著名的老八校之一,办学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追本溯源,学院源自1928年创立的东北大学建筑系和1921年创建的苏南工专建筑科。1956年根据国家高等院校调整方案,两校的建筑系(科)整建制合并迁往西安,先后经历了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西安冶金学院建筑系,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系,后于1996年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多年来建筑学院始终秉承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开创先辈们认真敬业的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自强不息。


目前建筑学院下设建筑学系、城乡规划学系、风景园林学系,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5个陕西省重点学科(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本科专业。2016年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均排名B+。1994年起,建筑学专业连续四次,2000年起,城市规划专业连续三次,以优秀级通过国家专业评估。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均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2017年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和历史建筑保护工程4个本科专业全部进入陕西省一流专业。2019年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历史悠久,前身为创建于1932年的襄勤大学以及1938年并入的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1952年组建华南工学院建筑系。1979年成立综合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1997年成立建筑学院。建筑学院现由建筑系、城市规划系、风景园林系组成,拥有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南方建筑》编辑部。


学院有1个国家培育的二级重点学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2个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本科专业。目前在读的本科生946人、研究生788人。已为国家和地区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8000多人,先后孕育了莫伯治、佘峻南、容柏生、张佑启、何镜堂、吴硕贤等六位院士,袁培煌、黎陀芬等十三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


最新知识

TOP10

周榜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