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资讯 >

2023重庆邮电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附完整版学科评估名单

白白 发布时间:2023-06-21 22:59:28

       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四所邮电高校之一,有着雄厚的办学实力和不错的社会声誉,是不少考生在面临高考志愿填报时的理想选择,这样一来大家对于重庆邮电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自然也是充满好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吧~


1677573091.png


2023重庆邮电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


目前官方还未发布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具体的评估结果还是要等待官方发布,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看看重庆邮电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结果如何: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重庆邮电大学4个学科为B类学科,3个学科为C类学科,以下为重庆邮电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一览表:


序号学校名称一级学科名称评选结果
1重庆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B+
2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
3重庆邮电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B-
4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工程B-
5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C+
6重庆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C+
7重庆邮电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C


注:据了解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的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2002年首次开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轮。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公布评估结果旨在为参评单位了解学科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客观信息;为学生选报学科、专业提供参考;同时也便于社会各界了解中国高校和科研单位学科内涵建设的状况和成效。


重庆邮电大学简介


办学历史


重庆邮电大学最早起源于1950年在交通部邮政总局原址上开办邮政人员培训班;先后举办西南邮电分校、重庆邮电学校和重庆电信学校;1959年成立为重庆邮电学院,并开始本科教育;1965年成为当时四川省招收研究生的10所院校之一;于1970年改建为电信总局529厂,1973年改建为邮电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恢复办学。2000年由信产部划转重庆市管理,实行部市共建;2006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


办学条件


重庆邮电大学位于重庆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占地3800亩,校舍建筑面积68万余平方米,馆藏文献430余万册(种),中外文电子期刊5.2万种,纸质期刊600种,数据库72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及专业领域25个。


师资力量


重庆邮电大学有在职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870余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900余人。学校校友、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院士为名誉校长、董事会主席。学校外聘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英国、加拿大、美国、波兰、印度等国30余名院士及15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学校有“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重庆市两江学者”“重庆英才计划”“百人计划”“学术技术带头人”“巴渝学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60余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重庆市名师、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获得者110余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和虚拟教研室3个、市级教学团队/基层教学组织42支。


教学建设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工程学、计算机科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


重庆市特色专业: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广播电视编导、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 


最新知识

TOP10

周榜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