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师范大学位于湖北省黄石市,是一所以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工学为重点,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省属综合性重点师范类本科院校,在区域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很多考生对它也很感兴趣,想知道湖北师范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如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湖北师范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
目前官方还未发布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具体的评估结果还是要等待官方发布。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湖北师范大学一共获得了3个3C-学科。
以下为湖北师范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结果: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湖北师范大学 | 教育学 | C- |
2 | 湖北师范大学 | 数学 | C- |
3 | 湖北师范大学 | 化学 | C- |
注:据了解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的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2002年首次开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轮。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公布评估结果旨在为参评单位了解学科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客观信息;为学生选报学科、专业提供参考;同时也便于社会各界了解中国高校和科研单位学科内涵建设的状况和成效。
湖北师范大学简介
办学历史
湖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73年4月的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更名为黄石师范学院;1985年2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学校改名为湖北师范学院;2006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同意湖北师范学院更名为湖北师范大学。
办学条件
湖北师范大学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学校规划占地2002亩,校舍总面积6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90万余册(其中含电子图书210万余册),中外文数据库92个;设有19个教学科研单位,开设72个本科专业;拥有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师资力量
湖北师范大学有专任教师1298人,教授150人,副教授40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64人,硕士学位的548人。教师中有省级重点联系专家56人,湖北名师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1人,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16人,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11人,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7人,省跨世纪学术骨干8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省青年拔尖人才2人,黄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3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5人。
教学建设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学、思想政治教育、小学教育、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技术等
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化学、生物科学
省级品牌专业:汉语言文学、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生物科学、教育技术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体育教育、历史学、物理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音乐学、美术学、商务英语、应用化学、法学、教育技术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自动化、地理科学、环境设计、教育学、汉语国际教育、统计学、通信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