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资讯 >

同济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附完整版学科评估名单

白白 发布时间:2023-06-21 22:59:28

       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有着十分悠久的办学历史,如今更是国内知名度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高等学院校之一。很多小伙伴都很好奇同济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如何?小编对有关资料做了一个简单的整理,以供大家参考。


1677227888.png


同济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


目前官方还未发布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网上有消息称,同济大学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一共获得了4个A+,2个A,12个A-,这样一来A类学科的数量也就达到了12个,此外还有12个B+学科,总体实力稳居全国前列。


当然具体的评估结果还是要等待官方发布,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看看同济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结果如何: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学科排名获得A+(前2%或前2名),获得A+的学科数量排名全国第11位(并列);设计学排名获得A(前2-5%);数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排名获得A-(前5-10%)。


序号学校名称学科名称评估结果
1同济大学土木工程A+
2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A+
3同济大学城乡规划学A+
4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A+
5同济大学设计学A
6同济大学数学A-
7同济大学机械工程A-
8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
9同济大学建筑学A-
10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A-
11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A-
12同济大学软件工程A-
13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B+
14同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B+
15同济大学物理学B+
16同济大学化学B+
17同济大学海洋科学B+
18同济大学生物学B+
19同济大学力学B+
20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B+
21同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B+
22同济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B+
23同济大学工商管理B+
24同济大学公共管理B+
25同济大学哲学B
26同济大学应用经济学B
27同济大学法学B
28同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B
29同济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B
30同济大学基础医学B
31同济大学临床医学B
32同济大学政治学B-
33同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B-
34同济大学口腔医学B-
35同济大学教育学C+
36同济大学地球物理学C+
37同济大学电气工程C+
38同济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C+
39同济大学新闻传播学C
40同济大学水利工程C
41同济大学体育学C-
42同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C-
43同济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C-
44同济大学药学C-


注:据了解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的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2002年首次开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轮。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公布评估结果旨在为参评单位了解学科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客观信息;为学生选报学科、专业提供参考;同时也便于社会各界了解中国高校和科研单位学科内涵建设的状况和成效。


同济大学简介


发展历史


同济大学办学历史起源于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中德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7年由华人接办,先后改称为同济医工学校和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3年定名为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大学。1937年,经过六次搬迁,先后辗转沪、浙、赣、桂、滇等地。1940年迁至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坚持办学。1946年回迁上海以后,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的综合性大学。1996年,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并入,列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2000年,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2002年,列为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2003年,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划归同济大学管理。2004年,列为中管高校。2017年,列为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


办学条件


同济大学位于上海市,学校现有四平路、嘉定、沪西和沪北等4个主要校区,占地面积2.56平方公里,校舍总建筑面积184余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455万余册,设有29个专业学院,11家附属医院,13所附属中小学。


师资力量


同济大学拥有专任教师2792人,其中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109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5人(含双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及美国、德国、瑞典等国科学院或工程院外籍院士27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8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23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21人,“青年长江”“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四类优秀青年人才221人。


学科建设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生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海洋地质、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环境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车辆工程


上海市重点学科:桥梁工程、海洋地质、岩土工程、地质学、建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道路与铁道工程、结构工程、材料学、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及其理论(含车辆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固体力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地质工程、内科学(心血管病)、外国哲学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 


最新知识

TOP10

周榜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