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资讯 >

中国政法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附完整版学科评估名单

白白 发布时间:2023-06-21 22:59:28

       中国政法大学是国内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的重点大学,相信很多小伙伴也都是将其作为自己的高考目标,对于该校的发展也一直都很感兴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中国政法大学在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如何?


1677227815.png


中国政法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


目前官方还未发布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具体的评估结果还是要等待官方发布,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看看中国政法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结果如何: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国政法大学9个一级学科参评并全部上榜,其中法学进入A+档。


序号学校名称学科名称评估结果
1中国政法大学法学A+
2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B+
3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B
4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B-
5中国政法大学哲学C+
6中国政法大学理论经济学C+
7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言文学C+
8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C
9中国政法大学应用经济学C-


注:据了解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的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2002年首次开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轮。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公布评估结果旨在为参评单位了解学科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客观信息;为学生选报学科、专业提供参考;同时也便于社会各界了解中国高校和科研单位学科内涵建设的状况和成效。


同济大学简介


办学历史


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学校最初在北京沙滩红楼办学,1954年迁址至学院路。1960年成为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高校。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复并入中国政法大学。2017年5月3日,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莅临中国政法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办学条件


中国政法大学位于北京市,学校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有在校生18143人,其中内地本科生9719人,内地研究生7642人,港澳台侨及外国留学生782人;设有19个教学单位、26个本科专业;拥有3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师资力量


中国政法大学拥有教师1194人,教学科研岗教师中教授307人,博士生导师277人、硕士生导师694人,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比例达96.4%。截至2016年12月底,学校有5位终身教授,有5人荣获“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称号,有8人荣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1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人荣获“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7人荣获“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奖”;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42人,4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3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教学建设


“双一流”建设学科:法学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法学


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政治学 


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学科:证据科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新闻学、行政管理、哲学、经济学、国际政治、英语、国际商务、公共事业管理、网络与新媒体、应用心理学、工商管理


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英语、汉语言文学、应用心理学、工商管理、金融工程、社会工作、侦查学、德语、翻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 

最新知识

TOP10

周榜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