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是东北地区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优势和特色的高等学府,在多年办学历程中一直秉承着“博学济世”的校训精神不断发展,综合实力和院校声誉深受外界好评。不少对它比较感兴趣的小伙伴都很好奇东北财经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如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东北财经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
目前官方还未发布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具体的评估结果还是要等待官方发布,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看看东北财经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结果如何: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东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评估结果为A,工商管理和统计学评估结果为A-,管理科学与工程评估结果为B+,理论经济学和公共管理评估结果为B,综合实力在同类型档次院校中属于领先位置。
序号 | 学校名称 | 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1 | 东北财经大学 | 应用经济学 | A |
2 | 东北财经大学 | 统计学 | A- |
3 | 东北财经大学 | 工商管理 | A- |
4 | 东北财经大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B+ |
5 | 东北财经大学 | 理论经济学 | B |
6 | 东北财经大学 | 公共管理 | B |
7 | 东北财经大学 | 法学 | C |
注:据了解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的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2002年首次开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轮。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公布评估结果旨在为参评单位了解学科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客观信息;为学生选报学科、专业提供参考;同时也便于社会各界了解中国高校和科研单位学科内涵建设的状况和成效。
东北财经大学简介
办学历史
东北财经大学最早创建于于1952年,原名为东北财经学院。1958年,东北财经学院与沈阳师范学院、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辽宁大学。1959年,原东北财经学院的主体与位于大连的辽宁商学院合并,成立辽宁财经学院,校址定在大连。辽宁财经学院是“文革”期间全国唯一完整保留的财经类本科高校,1979年划归财政部管理,1985年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于2000年划转到辽宁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2012年成为财政部、教育部、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办学条件
东北财经大学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学院总占地65万平方米,设有29个学院(部、中心),开设41个本科专业; 拥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自主设置16个)、10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73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含自主设置18个)、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师资力量
东北财经大学有教职工1762人,其中专任教师954人(含教授201人、副教授40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31人次,省级教学名师40人次,省级教学团队12个、教师团队3个,并通过特聘教授(研究员)、客座教授等形式柔性引进高水平人才。
教学建设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经济学、税收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应用统计学、管理科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资产评估、保险学、商务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财政学、统计学、税务、保险学、工程管理、旅游管理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保险学、日语、商务英语、新闻学、统计学、行政管理、酒店管理、投资学
省级示范(特色)专业: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程管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