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每年的高考竞争力也越来越大。随着高考相关数据公布,我们都知道每年的高考人数都在不断的上升。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江苏省的高考人数到底有多少呢?我想这些数据对2023年参加高考的人也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2022年江苏省的高考人数吧!
一、2022江苏高考人数?
2022年,全省共有40.6万人报名参加高考,相比去年的35.9万,增加了4.7万人。
为了方便大家进行往年江苏省高考报名人数的查询,小编为大家整理出了江苏省2015年到2022年之间高考的报名人数表。详情如下,仅供参考:
年份 | 全国人数 | 江苏人数 |
2022年 | 1193万 | 40.6万 |
2021年 | 1078万 | 35.9万 |
2020年 | 1071万 | 34.89万 |
2019年 | 1031万 | 33.9万 |
2018年 | 975万 | 33万 |
2017年 | 940万 | 33万 |
2016年 | 940万 | 36.04万 |
2015年 | 942万 | 39.29万 |
二、2022江苏省各批次录取分数线
1、2022年江苏省物理类本科批高考分数线为429分;
2、2022年江苏省历史类本科批高考分数线为471分;
3、2022年江苏省历史类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为525分;
4、2022年江苏省物理类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为516分;
5、2022年江苏省物理类专科批高考分数线为220分;
6、2022年江苏省历史类专科批高考分数线为220分;
地区 | 年份 | 考生类别 | 批次 | 分数线 | 专业分 |
江苏 | 2022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71 | - |
江苏 | 2022 | 历史类 | 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 | 525 | - |
江苏 | 2022 | 历史类 | 专科批 | 220 | - |
江苏 | 2022 | 历史类 | 艺术类(本科)-编导 | 420 | 135 |
江苏 | 2022 | 历史类 | 体育类(本科) | 385 | 110 |
江苏 | 2022 | 历史类 | 艺术类(本科)-美术 | 367 | 170 |
江苏 | 2022 | 历史类 | 艺术类(本科)-音乐(声乐、器乐) | 340 | 145 |
江苏 | 2022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29 | - |
江苏 | 2022 | 物理类 | 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 | 516 | - |
江苏 | 2022 | 物理类 | 专科批 | 220 | - |
江苏 | 2022 | 物理类 | 艺术类(本科)-编导 | 400 | 135 |
江苏 | 2022 | 物理类 | 体育类(本科) | 385 | 110 |
江苏 | 2022 | 物理类 | 艺术类(本科)-美术 | 367 | 170 |
江苏 | 2022 | 物理类 | 艺术类(本科)-音乐(声乐、器乐) | 308 | 145 |
拓展:
1、江苏省高考模式
2023江苏高考是3+1+2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课为统考科目,在历史和物理科目中首选1门科目,然后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再选2门科目参加选择性考试。
2、江苏省高考科目及分数
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使用全国卷。
选择性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生根据高校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门,考试成绩计入考生总分,作为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以用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替代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高考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生总分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每门150分计入总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100分。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等级赋分转换办法另行公布。
3、选择性考试再选科目的赋分规则
每科原始分为100分,转换时以30分作为等级转换的赋分起点,满分100分。将考生每门选择性考试再选科目的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转换基数为实际参加该选择性考试科目的人数。选择性考试再选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区间,根据线性转换公式计算得到考生的等级分,一分一档,考生等级分排序和原始分排序不变。
4、江苏省高考用卷
江苏省2023年高考采用的是新高考一卷。新高考1卷适用地区:山东省、河北省、湖北省、福建省、湖南省、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