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资讯 >

全国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大学排名(2023最新排名一览表)

白白 发布时间:2023-06-21 22:59:28

       众所周知,中医骨科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而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则是以传统中医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及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及骨关节损伤与疾病的学科。很多考生对它都很感兴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目前国内哪些学校在中医骨伤科学实力较强。


1677055366.png


全国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最好大学排名


在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排名中排名靠前的学校有浙江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体育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


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排名学校名称办学层次专业档次
1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区域一流专业A++
2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区域高水平专业A+
2成都体育学院中国区域高水平专业A+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区域高水平专业A+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区域高水平专业A+
2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区域高水平专业A+


全国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最好大学推荐


1、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于1989年开设中医骨伤科学专业,1998年设立中医学专业(中医骨伤科学方向)并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20年重新设置中医骨伤科学本科专业并入选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医骨伤科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省医学重点建设学科、省中医药重点学科、省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基地。专业以“秉承传统,融合现代,努力培养高素质中医骨伤科临床人才”为办学特色,30多年来培养了大量优秀中医骨伤科人才。


2、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骨科,是全国最早设立的骨伤科专科之一,是西南地区中医骨科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1995年获准建立中医骨伤科学硕士点,1995年获准建立中医骨伤科学博士点,2005年被批准为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六十余年来几代人的不懈奋斗和努力下,现已发展成为以创伤骨科为基础,以脊柱关节为特色,各分支学科全面发展,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重点科室,现为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我国一流的中西医结合骨科学临床和研究中心、全国脊柱内镜培训中心、双动全髋培训中心、全国最受欢迎的骨伤专科之一。


3、成都体育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原为运动医学系)是在贺龙元帅倡导和关怀下,由我国著名的武术家、中医骨伤科专家郑怀贤教授带领创建的。1958年创立我国第一所体育医院即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主要为国家队高水平运动员治疗伤病。1960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运动医学系,开始为国家和省市运动队培养运动医学方面的医生。2010年学校创设了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所,2015年建立了郑怀贤骨伤研究所。2016年9月,附属体育医院、运动医学系、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所及郑怀贤骨伤研究所合并,成立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


4、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经六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具有较高教学、科研、医疗水平,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校于2004年全国首批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结论,2007年全国首家通过教育部本科中医学专业认证单位,2018年获批成为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5、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6年,前身为北京中医学院,是国务院批准最早创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1996年,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入选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8年,成为教育部新一届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20年,荣获“全国文明校园”。学校现有3个校区,分别为良乡校区、和平街校区和望京校区。


6、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天津市三方共建高校;入选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医学人文素质教指委主任委员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联盟成员单位;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 


最新知识

TOP10

周榜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