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市是广东省辖地级市,是我国的特大城市,这里的经济、政治、文化都非常的繁荣。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佛山吸引了很多学子前来求学。2023年的高考就要来临,相信很多学生都非常关注佛山有哪些大学的相关信息,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广东省佛山市的所有大学名单及排名,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一、佛山有哪些大学?
2023佛山有哪些大学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截至目前,佛山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东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等6所大学,以下是所有大学名单一览表,仅供参考:
1、佛山本科大学名单(2所)
序号 | 学校名称 | 省份 | 城市 | 层次 | 备注 |
1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广东 | 佛山 | 本科 | 公办 |
2 | 广东东软学院 | 广东 | 佛山 | 本科 | 民办 |
2、佛山专科学校名单(4所)
序号 | 学校名称 | 省份 | 城市 | 层次 | 备注 |
1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佛山 | 专科 | 公办 |
2 |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佛山 | 专科 | 公办 |
3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 佛山 | 专科 | 公办 |
4 |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 广东 | 佛山 | 专科 | 公办 |
二、佛山的大学排名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佛山师范学院和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其后佛山师范学院更名为佛山师范专科学校;1986年2月,在佛山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创建佛山大学;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也先后更名为佛山兽医专科学校和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1995年3月,佛山大学和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升格为本科。2005年2月,佛山职工医学院(创办于1924年)和佛山教育学院(创办于1960年)并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学校现建有仙溪、江湾、河滨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达2200余亩,总建筑面积近65万平方米。下设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医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半导体光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氢能学院、工业设计与陶瓷艺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6个二级学院和研究生学院。
学科专业方面,近年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科专业水平整体提升,现拥有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个、特色重点学科4个、“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4个,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
此外,学校还一直坚守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1864人,其中高级职称617人,博士学位741人,双聘院士6人(含海外院士1人),在聘全职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4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7人。学校40%以上的教职员工曾在海外合作院校学习或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此外,还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丁肇中等为名誉教授,聘任岭南讲座教授177人。
2、广东东软学院
广东东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东软出资举办的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艺术学、工学、文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学校为广东省首批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广东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前身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成立于2002年,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
学院下设9个二级学院,截至2021年,学校共设置22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4个学科门类,目前学校自有专任教师470余人,外聘教师近400人,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
该校与埃森哲、毕马威、花旗软件、汇丰、IBM、惠普、东软集团等众多中国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教育合作关系,有50%的实验实训基地与产业共建,有超过50%的专任教师具有产业经验,同时与包括印度韦洛尔理工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在内的20余所国外知名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
3、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广东省人民政府领导管理、省市共建、顺德政府投资兴建的地方普通高职院校。学院始于1999年5年成立的广东广播电视大学顺德分校;1998年6月,顺德永强成人学院、顺德李伟强医护学校、顺德成人中专学校和顺德教师进修学校四校合并筹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1999年3月,教育部正式同意建立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环境优美、设施良好,校园环境优美、设施良好,校园占地面积1749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超过19.8亿元人民币,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超过4.28亿元人民币。学校拥有校内实训基地35个,实验实训室240个,其中包括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多个。学校有校外实训基地541个,学生文化体育设施齐全,建有高标准的体育馆、田径场、篮球场等各类场馆。
现有教职工1086人,其中专任教师878人、高级职称287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11个、国家级“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6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南粤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14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5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对象5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0人,省技术能手23人。
学院强化“以平台为依托,以项目为纽带,教学科研相结合”。学校科研经费投入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三,获得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1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18项,横向科研到账经费累计5314万元,省部级以上科研奖7项,专利授权623件(其中:发明148件、实用新型359件、外观设计116件),软件著作权登记41件。成功转让78件(其中发明40件、实用新型29件、软件著作权9件,合计转让金额312万)。
4、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起源于1983年2月煤炭工业部批准成立南海煤田职工地质学院;1984年10月,煤炭部教育司煤批准更名为佛山煤田职工地质学院;2000年6月,由原佛山煤田职工地质学院和佛山市机电学校合并组建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现下设智能制造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化旅游创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开办现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现代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商务管理、大数据与会计、金融服务与管理等45个专业。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自建校以来,一直积极践行人才强校战略,推行高层次专业领军人才引领工程、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提升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双百工程和能工巧匠进校园工程“四大工程”,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目前建有3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引进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1个、广东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创新团队获得省级以上标志性成果达到114项,市级以上科研平台34项,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5项。
5、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行政主管部门是广东省教育厅。其前身为广东省纺织工业学校,筹建于1984年,2001年升格为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坚持走“人才强校”之路,大力开展“强师工程”,实施“高层次领军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培育计划”、“教师队伍双师素质提升计划”。通过选派教师下企业锻炼,邀请国内外职教专家和知名企业到校开展培训,选派教师近200人次到德国、意大利、新加坡、台湾、越南、柬埔寨等国家和地区学习职业教育的最新理念等方式,打造了一支德技兼修的优秀师资队伍。
学校注重以德育人、以文化育人,用引领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致力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6、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主要是一所以培养环保、节能、低碳及相关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特色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也已经成为教学生活设施完善,是国家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因此作为一所在2010年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并开设有南海校区和广州校区2个校区,并且还逐步成为了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广东省高校节能示范单位、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首批十个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
就目前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共开设有7个二级教学学院、6个教学机构,34个专业;同时还拥有省一类品牌专业2个,省二类品牌专业3个,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3个。设有央财支持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2个,重点实训基地1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2个,省环保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实验室1个,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
以及学校还有教职工700多名,主要含院士工作室3个,珠江学者岗位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二级教授2人,博士3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9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个人1人,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国家环境监测尖端人才1人,省级高职教育专业领军人才培养对象3人。
由此可见,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不仅始终以专业建设为引领提升办学水平,还建设有一支数量、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学校还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办学特色和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要求,按照环境保护全过程管理的理念,建立起从源头清洁生产到中间循环经济,再到末端工程治理及其延伸专业全覆盖的专业体系。
与此同时,学校近年来在全国高职院校水环境监测技能大赛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广泛认可;不仅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稳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更是在建校以来,学校先后向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我省生态环保等行业提供培训服务和技能鉴定逾10万人次,有力推动我省生态环境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