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资讯 >

四川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附完整版学科评估名单

白白 发布时间:2023-06-21 22:59:28

       四川大学是国内知名度高、影响力最大的高等院校之一,它的发展自然也是吸引着外界的广泛关注。最近大家比较好奇的是四川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小编对有关资料做了一个简单的整理,希望能给有需要的小伙伴一些帮助与启发。


1676622563.png


四川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


目前官方还未发布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网上有消息称,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四川大学获得25个A类学科,其中A+学科有4个,分别是中国语言文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口腔医学、护理学;A学科有9个,包括临床医学、数学等;A-学科有12个,包括水利工程等。


当然具体的评估结果还是要等待官方发布,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看看西南交通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结果如何:


序号学校名称学科名称评估结果
1四川大学口腔医学A+
2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A
3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A-
4四川大学数学A-
5四川大学化学A-
6四川大学生物学A-
7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A-
8四川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A-
9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A-
10四川大学软件工程A-
11四川大学临床医学A-
12四川大学药学A-
13四川大学护理学A-
14四川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A-
15四川大学工商管理A-
16四川大学公共管理A-
17四川大学法学B+
18四川大学外国语言文学B+
19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B+
20四川大学美术学B+
21四川大学考古学B+
22四川大学中国史B+
23四川大学生态学B+
24四川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
25四川大学水利工程B+
26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B+
27四川大学基础医学B+
28四川大学中西医结合B+
29四川大学哲学B
30四川大学理论经济学B
31四川大学艺术学理论B
32四川大学设计学B
33四川大学世界史B
34四川大学物理学B
35四川大学机械工程B
36四川大学光学工程B
37四川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B
38四川大学土木工程B
39四川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B
40四川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B
41四川大学应用经济学B-
42四川大学政治学B-
43四川大学统计学B-
44四川大学力学B-
45四川大学电气工程B-
46四川大学核科学与技术B-
47四川大学社会学C+
48四川大学民族学C+
49四川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C+
50四川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C+
51四川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C+
52四川大学城乡规划学C+
53四川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C+
54四川大学系统科学C
55四川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C
56四川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C
57四川大学风景园林学C
58四川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C-


注:据了解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的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2002年首次开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轮。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公布评估结果旨在为参评单位了解学科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客观信息;为学生选报学科、专业提供参考;同时也便于社会各界了解中国高校和科研单位学科内涵建设的状况和成效。


四川大学简介


办学历史


现在的四川大学是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2000年,四川大学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四川大学。


办学条件


四川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学校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80.64万平方米;有136个本科专业,学科门类覆盖了文、理、工、医等12个门类,有36个学科型学院(系)及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博士后流动站39个;教学科研岗共6571人,纸本文献829万册、中外文文献数据库321个,收藏文物8.5万余件、动植物标本94万余件(份),各类档案约36万卷(其中珍贵历史档案9000余卷)。


师资力量


四川大学教学科研岗共6571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3人(其中双聘院士11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7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69人;“973”首席科学家7人(9项);国家级教学名师15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22人(2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62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及各类专项项目获得者69人(77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


教学建设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宗教学、政治经济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原子与分子物理、有机化学、植物学、遗传学、固体力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岩土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化学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法医学、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消化系病)、儿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骨外)、外科学(普外)、外科学(胸心外)、妇产科学、肿瘤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药剂学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

最新知识

TOP10

周榜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