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高三的学生说“走单招”,那么这个单招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又有什么样的同学是适合走单招的呢?这些问题值得思考,所以下面呢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出了“高考走单招”的介绍说明,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走单招是什么意思
单招即为“单独招生”,是教育部为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拔录取机制(招生形式)。而所谓走单招,即是指:由国家教育部单独对中等专业学校应届毕业生高考招生的一种形式。
高考走单招这一政策的推出主要是为了积极探索引导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向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合理分流,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因此在国内十分热闹。
我国的单招考试采取的是3+X这一考试形式,其中“3”是指语文、数学、英语,而“X”是指综合专业课一科或专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两科。一般来说,单招考试中的文化课语、数、外的考试时间与普通高考一致,都是在6月7日和8日进行的。
而在文化课考试结束以后,我们才会开始专业课加试,这个时间一般是在高考之后进行的,是由招生学校单独负责组织的。专业课加试要求的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的招生情况,热门学校和专业由于报名考生较为集中,加试要求较高。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走单招
第一类:偏科严重失衡的学生
偏科比较严重,可以考虑参加单招。因为单招的考试形式虽然和统招差不多,但是内容简单很多,都是基础知识。即使偏科某个科目,也不会考的太差。
第二类:文化课成绩较薄弱的学生
这是单招学生的主力军,考生的文化课成绩不是很理想,通过单招考大学,就是一个不错的途径,相对来说竞争压力会小很多。
第三类:特长性学生
在以上两种情况的前提下,如果你刚好有某项特长,那么单招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单招院校会有一些针对性的专业,如果考生正好擅长,可以在技能测试或面试中大展身手。
走单招的学生需要多少分
就往年单招的分数线来看,我国专科单招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大概在180-200左右,不过全国不同省份、不同学校的录取分数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参加单招考生并不是非常多,因此很多考生只要过来最低标准线的情况下,都可以直接被单招院校录取。
注:想要了解更多更全面更准确的最新高考资讯,请持续关注本站“高考资讯”栏目更新,为您保驾护航,高效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