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企业比较核心的组成,它负责企业内部的资源规划、招聘管理等模块。而且由于专业学习内容广泛,因此就业口径也十分宽广,受到很多考生的关注。一般来说,如果你就读的大学在相关方面实力比较强的话,对于今后的就业也更加便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全国最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都是哪些。
2023全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最新排名一览表
我们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排名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个方面:
在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排名中排名靠前的学校有南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武汉大学、辽宁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在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排名中排名靠前的学校有湖南理工学院、福建江夏学院、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河北北方学院、嘉兴学院、广州南方学院、汉口学院、哈尔滨剑桥学院、中华女子学院、岭南师范学院、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等。
以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最新排名具体情况,以供大家参考:
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专业档次 |
1 | 南开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 | 西安工业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 | 中国人民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 | 西南民族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 | 武汉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 | 辽宁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 | 北京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 | 东北财经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 | 中山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1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1 | 四川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1 | 吉林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1 | 北京师范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5 | 深圳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5 | 浙江工商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5 | 江西财经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5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5 | 贵州财经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5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5 | 华东交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5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5 | 厦门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5 | 天津财经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5 | 山东财经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5 | 西安石油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5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5 |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5 | 华侨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5 | 河海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5 | 东莞理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5 | 浙江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5 | 安徽财经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5 | 兰州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35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5 |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5 | 西南财经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5 |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5 | 湖北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5 | 安徽建筑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5 | 南京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专业档次 |
1 | 湖南理工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福建江夏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河北北方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5 | 嘉兴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5 | 广州南方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5 | 汉口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8 | 哈尔滨剑桥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中华女子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岭南师范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长春财经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广州理工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三亚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西安欧亚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广东金融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吉利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海口经济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衡水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武汉工商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湖南女子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西安培华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衢州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7 |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西安外事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山东交通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兰州工商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武汉城市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温州商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大连财经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青海大学昆仑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山东政法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沈阳城市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商丘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新疆科技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湖北商贸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蚌埠工商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武汉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潍坊科技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昆明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广州华商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昆明文理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西安翻译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重庆科技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淮阴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黑龙江财经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湖南工程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皖江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7 | 银川科技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全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最好大学推荐
1、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为国际公立大学论坛成员,是“学府北辰”之一。
2、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高校,是国家“兵工七子”成员之一,是中国兵器行业部署在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硕博培养层次完整的院校,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共建高校,是B8协同创新联盟(中国兵器协同创新联盟)发起者之一。
3、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是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高校。为世界大学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亚太国际教育协会、京港大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4、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综合性民族高校,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学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中央部属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