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在大数据时代下诞生的一个新兴专业,它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完美融合,因此有着不错的就业率。很多人都很好奇目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全国排名前十的学校都是哪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吧~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全国排名前十的学校是哪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全国排名前十的学校分别是清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
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全国最早建立的信息系统类专业之一,由经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开设。清华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在2012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被评为第一名,2017年被评为A+,在学术研究和学生培养方面均居于国内领军地位,其学术研究方向、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均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示范性的影响力。
2、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始建于1979年成立的管理工程系,1998年更名为管理学院。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在学科带头人杨善林院士带领下,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为核心,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在师资队伍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逐步形成了“我们拥有共同事业”的学院文化,学院发展呈现出“和谐、奋发”的良好局面。
3、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系统与智能商务系现开设信息管理与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其中信息管理与管理信息系统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于2001年批准试办,是教育部首批获准设立的13所院校之一;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于2017年批准设立,是教育部首批获准设立的3所院校之一。
4、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其前身名图书馆学系,始建于1947年。自二十世纪中期以来,王重民、赵万里、于光远、傅振伦、王利器、刘国钧等一批著名学者先后在本系任教或授课,为学科的壮大奠定了基础。五、六十年代,本系除招收本科生外,还招收研究生和函授生,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高深人才和业务骨干。八十年代以来,学科专业逐步扩大,教学手段日益现代化,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充实。本系目前有图书馆学(本、硕、博),情报学(硕、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编辑出版学(硕、博士点为自设)两本科专业与三个硕、博士点,另图书馆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有“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 授予权及博士后流动站。
5、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始建于1978年,是中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主要发源地之一。隶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6年以来一直是黑龙江省重点专业;2012年被评为工业与信息化部首批重点专业。专业一直站在学术领域的前沿,近3年在领域内A+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世界排名为89,国内前3。专业与大数据及互联网+的背景紧密结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理论与方法、商务智能、电子健康、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基于信息技术的业务流程优化等。
6、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历史悠久,是全国最早兴办图书情报的教学机构之一。目前建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4个本科专业,5个硕士和博士学科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授权点,是国内最早拥有情报学博士点教育的5所高校之一,国际顶尖学院联盟iSchools成员,拥有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江苏省重点一级学科和品牌专业。
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理工科大学中成立最早、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最多的经济管理类院系,是全国首批8个具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学院之一。学院是“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的重点建设单位,是首批“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建设单位。学院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4个一级学科,有9个系, 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在2006年、2012年教育部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第六。学院已形成以管理科学与工程为龙头,工商管理、经济学、统计学综合交叉的学科协调发展生态。
8、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所属专业,该专业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融为一体,2010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获批为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4人,已获得博士学位教师25人,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于200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9、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建于1980年,被誉为中国现代管理教育的开拓者、中国MBA教育的发祥地、中国管理案例教学的先锋,是中国第七所同时通过AACSB、CAMEA、EQUIS、AMBA四大国际国内顶级认证的“大满贯”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依托国家重点学科与国家一流专业,培养有管理学、信息科学、经济学基础,掌握信息系统、数据分析等技术方法,具备组织管理能力、信息系统开发和建设、大数据分析和商业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0、西交利物浦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于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同时被认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专业学习由西浦国际商学院(IBSS)提供。西浦国际商学院是世界上获得“三冠”认证的精英商学院之一。该专业向学生系统地阐释信息技术、数据分析、金融管理和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并了解这些学科中核心原则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掌握与金融计算和电子商务相关的知识和跨学科技能。
2023全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最新排名一览表
我们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排名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个方面:
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排名中排名靠前的学校有清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
在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排名中排名靠前的学校有徐州工程学院、广东金融学院、河北北方学院、成都医学院、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安阳学院、长春财经学院、重庆三峡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山东管理学院、武汉城市学院等。
以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学最新排名具体情况,以供大家参考:
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专业档次 |
1 | 清华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2 | 合肥工业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2 | 西安交通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2 | 北京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5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5 | 南京大学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5 | 中南大学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5 | 大连理工大学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0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0 | 上海交通大学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2 | 东北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2 | 中山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2 | 深圳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2 | 武汉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2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2 | 昆明理工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2 | 天津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2 | 东南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2 | 山东财经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2 | 复旦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2 | 山东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2 | 浙江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2 | 南开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2 | 上海财经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2 | 中国人民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8 | 湖南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8 | 重庆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8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8 | 中国政法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8 | 武汉理工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8 | 吉林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8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8 |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37 | 西北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广东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安徽财经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中国传媒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东华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北京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上海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江苏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西南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天津财经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江西财经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重庆邮电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南京邮电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湘潭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南京师范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郑州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华中农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南京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武汉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山西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同济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中央财经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浙江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兰州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72 | 北京师范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72 | 济南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72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72 | 四川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72 | 西南财经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72 | 湖北医药学院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72 | 华南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72 | 中南民族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72 | 山东师范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72 | 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专业档次 |
1 | 徐州工程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广东金融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河北北方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成都医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5 |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5 | 安阳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5 | 长春财经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8 | 重庆三峡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山东管理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武汉城市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皖南医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天津仁爱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山东英才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江苏理工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黑龙江财经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青岛滨海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重庆移通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武汉工商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福建江夏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山东交通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滨州医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广西财经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井冈山大学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珠海科技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黑龙江东方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河北金融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31 |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哈尔滨金融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黑龙江工程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兰州工商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防灾科技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厦门理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嘉兴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湘潭理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合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广州商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上海杉达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温州商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南京工程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青岛黄海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浙江万里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蚌埠医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北京城市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三亚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曲靖师范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宁波财经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铜陵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保定理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郑州经贸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安徽新华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南昌工程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1 |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