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是眼下备受关注的一个工学专业,它和现代工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像是内燃机、航空发动机、制冷机等都离不开能源与动力工程的支持。那么目前国内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力最强的大学是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简单了解一下吧~
2023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我们将能源与动力工程排名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个方面:
在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中排名靠前的学校有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等。
在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中排名靠前的学校有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长春工程学院、南昌工程学院、德州学院、南昌理工学院、邵阳学院、沈阳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新疆工程学院、重庆科技学院、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昌吉学院等。
以下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最新排名具体情况,以供大家参考:
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专业档次 |
1 | 清华大学 | 世界一流专业 | A++ |
2 | 西安交通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2 | 华中科技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4 | 北京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4 | 上海交通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6 | 东南大学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6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6 | 天津大学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6 | 大连理工大学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1 | 武汉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1 | 西安理工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1 | 同济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1 | 上海理工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1 |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1 |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1 | 山东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1 | 华南理工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1 | 昆明理工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1 | 东北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1 | 河南科技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1 |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1 | 东北电力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1 | 北京理工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1 | 青岛科技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1 | 河海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1 | 兰州理工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1 | 海军工程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31 | 重庆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32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2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2 | 新疆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2 | 西北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2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2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2 | 武汉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2 | 东莞理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2 | 天津商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2 | 长沙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2 | 江苏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2 | 中南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2 | 北京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2 | 太原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2 | 沈阳化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2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2 | 四川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2 | 扬州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2 | 山东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2 | 安徽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2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2 | 郑州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2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2 | 广东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2 | 安徽建筑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2 | 河北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9 | 上海电力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9 | 西华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9 | 辽宁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9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9 | 山东建筑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9 | 中山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9 | 南京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9 | 吉林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9 | 东北石油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9 | 燕山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9 |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9 | 南京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专业档次 |
1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长春工程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南昌工程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德州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南昌理工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邵阳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沈阳工程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南京工程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0 |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0 | 新疆工程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0 | 重庆科技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0 |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0 | 昌吉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0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0 | 文华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0 | 郑州工商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8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18 | 山东交通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18 | 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18 |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18 | 广州航海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18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18 | 青岛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18 | 银川科技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18 | 潍坊理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18 |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18 |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18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18 | 银川能源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最好大学推荐
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为晚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后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78年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
2、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的副部级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11计划牵头高校,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九校联盟(C9)、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计划、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发起高校,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长单位,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中国三所开设少年班高校之一。
3、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高校,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21世纪学术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七校联合办学、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全国16所工科大学科技联盟成员高校。
4、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