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联系,例如自动门的设计、观测系统的研发、智能机器的制造等都离不开自动化的支持,就目前来看有关专业的未来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很多考生对它也是很感兴趣,目前哪些大学自动化专业最好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3自动化专业大学最新排名一览表
我们将自动化专业排名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个方面:
在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自动化”专业排名中排名靠前的学校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在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自动化”专业排名中排名靠前的学校有常熟理工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湖南工学院、辽宁科技学院、西京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湖北工程学院、湖南工程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湖南文理学院等。
以下是自动化专业大学最新排名具体情况,以供大家参考:
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自动化”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专业档次 |
1 | 清华大学 | 世界一流专业 | A++ |
2 | 浙江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2 | 东北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2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5 | 上海交通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5 | 华中科技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5 | 国防科技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5 | 西安交通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5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5 | 南京理工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5 | 山东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5 | 北京理工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4 | 广东工业大学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4 | 燕山大学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4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4 | 东南大学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4 | 西北工业大学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4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4 | 中南大学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4 | 湖南大学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4 | 天津大学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23 | 华南理工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3 | 大连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3 | 江西理工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3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3 | 深圳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3 |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3 | 浙江工业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3 | 河南科技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3 | 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3 |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3 | 东北电力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3 |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3 | 海军工程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3 | 昆明理工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3 | 齐鲁工业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3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3 | 武汉科技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3 | 合肥工业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41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41 |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41 | 重庆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44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沈阳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安徽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兰州交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陕西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华东交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新疆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贵州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河南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江南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湘潭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武汉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南昌航空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郑州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安徽工程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沈阳化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中国计量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太原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江苏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西安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河北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东北林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南京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广西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上海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浙江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山西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西南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长春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南京邮电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中原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太原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长春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北方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河海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河北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安徽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北京化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南开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青岛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辽宁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兰州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同济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重庆邮电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三峡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北方民族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西安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北京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武汉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湖南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沈阳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西安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安徽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江苏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东华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湖南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天津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16 | 山东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16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16 | 吉林化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16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16 | 广西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16 | 长安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16 | 青岛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16 | 吉林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16 | 中山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16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16 | 南京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16 | 上海电力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16 | 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16 | 东北石油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16 | 曲阜师范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自动化”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专业档次 |
1 | 常熟理工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湖南工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辽宁科技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西京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湖北工程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湖南工程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湖南文理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沈阳城市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兰州工业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重庆科技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厦门理工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常州工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广东科技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荆州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南京工程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山东协和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合肥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武昌首义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华北科技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文华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齐鲁理工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8 | 珠海科技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武汉城市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南昌工程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沈阳工程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周口师范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铜陵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滁州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新疆工程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哈尔滨华德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宿迁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安徽新华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南阳理工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黄山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郑州工商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盐城工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黑龙江工程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江苏理工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深圳技术大学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安阳工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湖南理工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上海电机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淮南师范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沈阳工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长春工程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九江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9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63 | 长春建筑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首钢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淮阴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西安工商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三江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嘉应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宝鸡文理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马鞍山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西安文理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山西大同大学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柳州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武汉工商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青岛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潍坊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无锡太湖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山东交通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德州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郑州科技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武汉东湖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烟台南山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丽水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洛阳理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攀枝花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郑州西亚斯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南昌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韶关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大庆师范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广州华立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菏泽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燕京理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金陵科技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北部湾大学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西安航空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河北科技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63 | 宜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哪些大学自动化最好?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自动化专业实力都很不错,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
1、清华大学
1970年,为满足国家工业发展的需要,清华大学将相关专业合并组建了自动化系。建系以来,自动化系为国家各行各业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已成为我国自动化领域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引领着中国自动化教育和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持续创新。展望未来,自动化系将在建设世界顶尖学科道路上阔步前进,为国家经济建设及世界科技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自动化系在本科教学上有优良的传统和雄厚的基础,是新中国最早开设和建设自动化专业课程的高校院系之一。
2、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的自动化(电气)专业于1953年筹建,1954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是我国最早创建的5个自动化专业之一,也是浙江大学在自动化领域的第一个专业,“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及“工业自动化”成为国家1981年首批确认的硕士点和博士点,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是我国自动化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
3、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建院于1993年7月,渊源于1923年建校之初成立的东北大学机械系。学院目前设有“机械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一级学科,均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涵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动力机械及工程”7个二级学科,均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机械设计及理论”为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和“流体机械及工程”二级学科为辽宁省重点学科。
4、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简称电气学院)成立于1993年,其前身是始建于1920年的电气机械工程科,是哈工大最早成立的两个系科之一,也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建立的同类专业之一。在百年电气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例如我国第一台旋转电机保护避雷器、第一台表用和钟用步进电机等。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