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最早创建于1928年,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综合实力雄厚的高等学府,在国内享有不错的社会声誉,相信很多小伙伴对它也是很感兴趣,在高考时将其做为自己的目标。不少考生对于安徽大学学科评估结果也是很感兴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吧~
安徽大学学科评估结果
据了解安徽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还未出炉,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为例,安徽大学的应用经济学、法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生态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具体结果如下:
序号 | 学校名称 | 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1 | 安徽大学 | 应用经济学 | B |
2 | 安徽大学 | 法学 | B |
3 | 安徽大学 | 新闻传播学 | B |
4 | 安徽大学 | 数学 | B |
5 | 安徽大学 | 生态学 | B |
6 | 安徽大学 | 统计学 | B |
7 | 安徽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B |
8 | 安徽大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B- |
9 | 安徽大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B- |
10 | 安徽大学 | 化学 | B- |
11 | 安徽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B- |
12 | 安徽大学 | 软件工程 | B- |
13 | 安徽大学 | 哲学 | C+ |
14 | 安徽大学 | 社会学 | C+ |
15 | 安徽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 | C+ |
16 | 安徽大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C+ |
17 | 安徽大学 | 理论经济学 | C |
18 | 安徽大学 | 中国史 | C |
19 | 安徽大学 | 生物学 | C |
20 | 安徽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C |
21 | 安徽大学 | 考古学 | C- |
22 | 安徽大学 | 物理学 | C- |
23 | 安徽大学 | 光学工程 | C- |
24 | 安徽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C- |
注:据了解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的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2002年首次开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轮。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公布评估结果旨在为参评单位了解学科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客观信息;为学生选报学科、专业提供参考;同时也便于社会各界了解中国高校和科研单位学科内涵建设的状况和成效。
安徽大学简介
办学历史
1928年,安徽大学肇基于时为省会的安庆市,开启安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赓续襟江带淮崇教文化之菁华。几经易址,于1956年迁建合肥;数度更名,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安徽大学”校名,这一天被定为校庆日。
办学条件
安徽大学现建有四区一园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有本科生25303人、博硕士研究生10509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81亿余元,馆藏纸质图书380万余册.
师资力量
安徽大学有教职工3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167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1018人;实质双聘院士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23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安徽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地方领军人才365人次。形成了以两院“院士”、国家“杰青”“优青”领军人才等为引领,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师资队伍。
重点学科
国家级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计算机应用技术
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哲学、外国哲学、政治经济学、金融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经济法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新闻学、历史文献学(含古文字学)、专门史、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物理、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企业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
王牌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法学、英语、考古学、生物科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闻学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