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学与技术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个专业,它主要主要研究微电子、光电子、集成电路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和现代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有着不错的发前景。很多小伙伴都很好奇全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最好的大学是哪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全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最新排名
我们将电子科学与技术排名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个方面,在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中排名靠前的学校有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
在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中排名靠前的学校有运城学院、文华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潍坊学院、上海建桥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宁波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安徽科技学院、常熟理工学院等。
以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最新排名具体情况,以供大家参考:
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专业档次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2 | 天津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2 | 北京邮电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2 | 清华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5 | 东南大学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6 | 南京邮电大学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6 | 上海交通大学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6 | 复旦大学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9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9 | 浙江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9 | 西北工业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9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9 | 燕山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9 | 武汉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9 | 西安理工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6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6 | 陆军工程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6 | 南京理工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6 | 重庆邮电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6 |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6 | 东莞理工学院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6 |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6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5 | 华侨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西北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兰州交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南昌航空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山东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湖南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太原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深圳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福州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长春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贵州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河北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黑龙江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北京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合肥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大连交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3 | 吉林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3 |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3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3 | 湖北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3 | 西安邮电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3 | 陕西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3 | 内蒙古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3 | 北京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专业档次 |
1 | 运城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文华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潍坊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上海建桥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2 | 宁波工程学院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8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安徽科技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常熟理工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郑州科技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徐州工程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深圳技术大学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湖南理工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福建工程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湖南科技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8 | 河南工程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0 | 闽江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0 | 三江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0 | 滁州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0 | 郑州工商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0 | 湖北商贸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0 | 浙江传媒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0 |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0 | 宝鸡文理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0 |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0 | 盐城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0 | 西昌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0 | 四川文理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0 | 黄淮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0 | 南阳理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0 | 成都工业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0 | 巢湖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0 |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0 | 宁夏师范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0 |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0 |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0 | 常州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0 | 三明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0 | 黑龙江工程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电子科学与技术最好的大学推荐
1、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成立于2018年1月,由原电子工程学院、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和原物理电子学院所属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相关方向合并组建;其前身可溯源至成电建校之初就已建立的无线电系(二系)、无线电零件系(三系)和电子器件系(五系)。如今,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既深邃厚重,又朝气蓬勃;是学校规模最大、办学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新学院成立以来,相继荣获教育部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2、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于2015年9月依托天津大学原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成立,2016年11月13日经中共天津大学委员会常委会第九届68次会议研究决定独立建制,是26所建设与筹备建设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之一。 学院学科实力雄厚,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学科,建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等。
3、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面向电子信息领域重大需求,开展从材料器件到系统集成与应用研究,以微波光波融合为特色,发挥电子与光电科教资源优势,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匹配社会需求、具有国际化视角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学院依托信息网络科学与技术一流学科群和电子科学与技术A类学科建设,拥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三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4、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同时参与共建“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六个研究所,涵盖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复杂系统与网络等领域,是国内学科最全、综合性最强的电子工程专业。构建起了世界领先的覆盖两个一级学科核心概念的本科生课程体系,建成了完整的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工程硕士和工学博士的培养体系,形成了亦工亦理、教研并重的办学理念,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术风格,以及团结务实、学术自由、追求卓越的文化传统。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