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211大学是我国重点类大学,实力和影响力都非常高,但其实还有很多学校虽然不属于985院校,但是各方面都很出色,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学校吧!
最值得报考的非211大学有哪些:
榜单显示,在最新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排名上榜的非211工程大学中,华南农业大学综合实力最强、办学水平最高、最具竞争力,全国排名第53名,夺得校友会2023中国非211工程大学排名冠军。昆明理工大学、深圳大学高居全国第60名,名列第2名。燕山大学位列全国第63名,排名第4名。宁波大学名列全国第66名,位列第5名。扬州大学位列全国第68名,位居第6名。首都医科大学位列全国第69名,位列第7名。上海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高居全国第74名,高居第8名。江苏大学排行全国第77名,排行第10名。
校友会2023中国非211工程大学排名: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星级 | 办学层次 |
53 | 华南农业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60 | 昆明理工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60 | 深圳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63 | 燕山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66 | 宁波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68 | 扬州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69 | 首都医科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74 | 上海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74 | 首都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77 | 江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78 | 福建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79 | 南京林业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80 | 浙江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1 | 浙江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2 | 南京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3 | 河南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4 | 武汉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6 | 南方科技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89 | 山西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0 | 河北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1 | 齐鲁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2 | 河南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5 | 河南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6 | 东北财经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98 | 江西财经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98 | 天津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0 | 福建农林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1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1 | 湘潭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1 | 江西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1 | 山东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3 | 山东农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3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06 | 黑龙江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7 | 南方医科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8 | 南京医科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8 | 中国医科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0 | 湖南农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0 | 河北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1 | 北京语言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11 | 天津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2 | 西南石油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2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12 | 西北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3 | 重庆医科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4 | 西安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4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15 | 浙江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6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6 | 山东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6 | 安徽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6 | 河北医科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6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18 | 浙江工商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9 | 河北农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0 | 华侨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0 | 华东政法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0 | 外交学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22 | 南京邮电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2 | 山东财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4 | 安徽农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4 | 广东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4 | 沈阳农业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24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9 | 长江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29 | 广州医科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9 | 西南政法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30 | 湖北工业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30 | 三峡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30 | 云南民族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30 | 北京电影学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30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30 | 山西医科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0 | 温州医科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3 | 长沙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3 | 上海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4 | 广州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34 | 湖北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34 | 中南民族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34 | 中央戏剧学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37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8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9 | 青岛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40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40 | 江苏师范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41 | 东北电力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41 | 东莞理工学院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41 | 河南理工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41 | 江西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41 | 陕西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41 | 四川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41 | 云南师范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47 | 汕头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47 | 广西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47 | 杭州师范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48 | 河南农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48 | 济南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48 | 武汉纺织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51 | 青岛科技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51 | 天津科技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院校介绍: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医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应用研究型大学,是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的办学文脉可追溯到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1906年,美国基督教南北浸会在上海浦江之滨创建沪江大学。1928年,刘湛恩担任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学校全面纳入中国国民教育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沪江大学相关系科调整至华东各大学校,同时在沪江大学校址(今军工路校区)创办上海工业学校,后更名为上海机械专科学校(1959年)、上海机械学院(1960—1994年)、华东工业大学(1994—1996年)。1907年,德国医生宝隆博士创建德文医学堂,1912年增设工学堂。1922年,中法政府在德文医工学堂的原址(今复兴路校区)上合办中法国立工学院。抗战胜利后,与由重庆迁沪的国立高级机器职业学校合并,成立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改制为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后更名为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1983—1996年)。1996年,华东工业大学和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上海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由国家机械工业部划归上海市管理。2003年,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划出组建上海健康医学院)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划归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巍巍学府,沧桑百年,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孕育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和志士仁人,滋养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工程专家和社会翘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余万优秀专业人才,享有中国“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誉。学校在融合传承创新中凝练形成“信义勤爱,思学志远”的校训,激励的上理人守正出新,砥砺奋进。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前身是杭州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设立,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质量、提升特色、提升效益”为主线,秉承“砺学砺行、维实维新”校训精神,弘扬“务实、求实、扎实”育人传统,实施“特色化、国际化、区域化、协同化”发展战略,主动服务浙江教师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举措,努力建设特色浙师、和谐浙师、美丽浙师、活力浙师、幸福浙师,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