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综合 >

什么是研学

零零 发布时间:2023-11-27 15:59:44

研学即研究性学习,又称探究式学习、探究式科学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教学法等,是指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归纳式学习过程。

1701072026.jpg

一、研学含义介绍

研学又称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


研究性学习不同于综合课程,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它涉及的知识是综合的,但是它不是几门学科综合而成的课程,也不等同于活动课程。虽然它是学生开展自主活动,但它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课题研究活动。它也不等同于问题课程,虽然也以问题为载体,但不是接受性学习,而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


二、研学有什么意义

研究性学习主要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对。一般来讲,凡是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如观察、调查、访谈、试验、设计、制作、评估等)获取知识、得出结论、形成产品,而不是由教师将现成的知识、结论通过传递式教学直接教给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属于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在于,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运用其脑力劳动;追求“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形成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本质之所在,也是研究性学习所要达到和追求的教育目标。根据这一理解,如果学生只能遵照教师制订的方案,按照教师规定的步骤与路线,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生成教师想要的答案或结论,那么,这种“探究学习”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探究性学习,因为它丢掉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质与灵魂——知识的自主建构。所以,如果教师在课前就已经预设了所谓的正确答案或标准答案,然后在教学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把学生的反应往预设的方向上引,不鼓励学生反应的多样性与异质性,不允许学生失败,这样的探究多半是有名无实的伪探究、假探究。


三、研学的类型有哪些

研究性学习存在多种类型、多种方式。就学生从事研究性学习的渠道与途径而言,可以把研究性学习分为“专门性的”与“渗透性的”两种:前者通过设置独立运作的“研究性课程”(有固定的课时保证;有专门的教师负责指导;有完整的课程方案,有课程实施的监控与评价)来引导学生从事研究性学习;后者主要是将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意向、成分有机地渗透到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去,比如在课堂互动、作业布置等环节渗透研究学习。


根据探究题材是否固定答案的不同,可以把研究性学习分为“半开放、半封闭的准探究”和“完全开放的真探究”。前者通常只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探究程序去发现早已存在于书本或教材中的预知结论;后者则要求学生对完全开放的题材或问题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在这种类型的探究中,学生所要寻找的答案或结论在某种程度上是未知的,至少从教材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与结论;甚至在某些时候,连问题本身也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去界面、去澄清。显然,后一种研究性学习挑战性更高,更类似于真实意义上的探究。


根据学生探究领域或探究题材的不同,可以把研究性学习分为科学领域的探究学习、人文社会领域的探究学习,以及设计与制作领域的探究学习。应当看到,不同领域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各不相同:对于情感、态度和价值方面的研究性学习,“换位思考”、“移情体验”和“行动参与”是必不可少的要素;科学领域的研究性学习相对来讲大家都比较熟悉,学生的探究过程不外乎是:发现和界定问题,提出理论假设,搜集资料证据对假设进行检验,得出结论;设计与制作领域的研究性学习,一般来讲总会涉及“设计”、“制作”与“评价”三大核心要素。


最新知识

TOP10

周榜 月榜